【按语】
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努力把学院建成一所具有鲜明特色、办学水平一流的高职院校,是我院一项长期的奋斗目标。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层次,以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我院于10月16日邀请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院长曹勇安教授一行8人来院开展课程改革、学生管理、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培训交流。经过两天半的深入学习交流与研讨,全员干部教师深受启发。为了将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办学经验与我院的工作更好地结合,各单位都进行了学习思考和交流,现刊登部分单位交流研讨情况,供广大教师学习。
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以变应变,促进发展
——安全系学习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先进办学模式学习与反思
为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更新观念,加速推动学校转型发展,10月16--18日连续三天,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曹院长一行七人专程来到我校,围绕课程建设与组织变革、基础课及专业课程改革与思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经验及做法,“学长制”学生管理办法以及ISO9001:2000质量管理认真体系等方面情况与我院广大教职员工做了充分的介绍与交流。通过三天的学习,专家的讲授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感觉我们在各方面与对方差距很大,更倍感我院在升格转型期需要面对和需要做的事更多。现对学习情况及反思总结如下:
一、学习收获与反思
1. 通过学习感触颇深,对方在办学理念等诸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主要先进理念如下:
办学理念:办超乎学生和雇主满意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理念:根据雇主需求,结合学生实际把课程建设办在学生的兴奋点上;课程改革理念:围绕企业用工需求,进行课程课时调整,进行课程设计,基于职业能力进行课程群构建;学长制理念:以学长制为依托,组建学习、管理、实习、军训等团队,搭建各项平台,促进各项管理,提高育人效果;课堂教学组织理念:基于教具制作,丰富课堂形式,创建学习团队;体认式德育改革理念;顶岗实践准入制理念:根据企业需求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可雇佣性,严格执行顶岗实践准入制;学分补偿理念:学生实践课程学分补偿理论课程学分的机制,鼓励学生多动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创业孵化理念:做好学生的创业孵化铺垫,鼓励学生成立学生公司,既能承接专业实习的任务实现自主创业,同时依托专业又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实现专业与学生公司的“双赢”;管理模式理念:ISO9001:2000质量管理认真体系的管理模式;
2.学习反思
(1)通过学习与反思,深感我们在办学理念等诸多方面不能紧跟形势发展的变化而调整我们的计划或模式,教学情况与社情学情相脱节。例如:学生生源变化情况、家长需求变化情况、企业用工变化情况、学生学籍变化情况、师资队伍变化情况、经济形势情况等等;
(2)我系以前一些好的做法没能很好的传承与发扬,教学、学生管理及实习管理存在一定脱节现象。例如:品行习练、新老生帮扶、党员与学生结对、课堂教学走进企业、工学交替、教科研工作、打造“三自”学生干部队伍、召开学生家长会、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等等;
(3)不能很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善于总结与归纳,没能及时将好的做法上升到理论层面,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也没能对滞后的各种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从中吸取教训;
(4)故根据社情与学情的变化,结合我系实际情况,在院党委领导下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以变应变是下一步我系适应学院转型升格发展的最紧迫的工作。
二、测量专业教研组学习情况反思
1.与专家交流的主要收获
(1)办学方式灵活: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办学方式灵活,主要体现在根据雇主工程现场需要灵活安排专业课程,其他专业也都能按照行业特色来办学,完全和行业对接;
(2)一学年四个学期安排教学与实习:学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师和学生没有寒暑假,每学年分成四个学期,第一学年的寒假和暑假分别作为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来安排到企业现场实习,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工程现场;特别是对于寒假的严寒、暑假的酷热都丝毫没有退缩,学校把学生的吃苦精神能锻炼出来;同时学校组织学生每天进行5公里的长跑,锻炼了学生强壮的体能,为参与工程实训创造了条件。
(3)鼓励老师参与实训课程改革:学校完全支持各专业老师参与工程实训的教学改革,专业教学和实训计划由专业老师灵活把握,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
(4)严格实训管理:专业实习老师对实训学生的管理严格,对不愿参与工程实习的学生不发毕业证,对实习考核不合格的学生推迟毕业。
(5)学校定期组织开家长会:让家长支持学生能积极参与工程实训,掌握操作技能,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完成工程任务后获得相应的报酬,减轻家庭的生活压力。
2.我系测量专业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我校学生为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年龄偏小,还没有到成年人阶段,好多家长对学生的职业要求不坚定,大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回来办自谋职业,不愿参与学校安排的顶岗实习;
(2)另外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野外工作量大,特别是在暑期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学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无法坚持在实习岗位,大部分家长也是给学生找退路,安排其他职业。
(3)对实习考核制度不严格,没能很好严格执行学生实习考核成绩与能否毕业相挂钩,特别是对自谋职业学生实习考核成绩监管不够,存在只要企业出具相关实习证明,就认可实习合格情况;
(4)专业老师参与实习管理存在一些困难,很多专业老师除正常教学外还要兼任班主任工作,大部分时间要用在班级学生管理中去,不能投入全部精力在专业改革和实训改革上。
3.工程测量专业教学改革下一步的打算
通过与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老师的交流学习,针对我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际情况,计划如下:
(1)建立专业学长制度,积极开拓市场,寻找合作办学单位,培养优秀的学生担任专业学长,带领学生到工程现场实习,把学校的品牌打出去,制定可行的测量专业学长实施办法。
(2)组件项目化实习团队,认真分析社情和学情,根据企业及学生情况灵活安排专业课程教学,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将任务项目化,实行项目化考核,再把该制度延伸到企业实习中去。
(3)打造强有力测量师资队伍,积极多方联系工程实训企业,系部专业老师全程参与,打造强有力的专业团队,加强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4)尝试成立学生测量类创业公司,建立学生创业公司与我系测量类合作企业的合作模式,参与合作企业的生产测绘任务,形成领导牵头,专业老师带队,专业学生全程参与的公司制的技术团队。
三、针对课程改革学习情况反思
1.课改学习收获:
曹院长他们的课改团队也和姜大源老师一样提倡的“工作过程导向”思想,在教学中“手把手,放开手,育巧手,手脑并用”、“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做学结合”,以及他们坚持“开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打一个平台,创一个品牌”的专业建设原则。学院围绕产业开专业,教师依托专业办企业,共创办了齐三机床等经济实体,变“消耗性的实习教学”为“经营性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教学设计都为职业教育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实证,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2.系部近年来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反思:
(1)课程开发“闭门造车”。例如我们开展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课改课程课程开发过程中过分依靠教材所含内容,理论多于实践,脱离真实工作情境,没有从实际的工作过程着手,对从事该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了解不够。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求无法很好地衔接。
(2)教学方法流于形式。虽然我们强调把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但在真正的授课过程中,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学为辅,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将设计方案付诸实施的能力较弱。
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教师不再是课堂主角,而应该是编剧、导演等,通过工作过程为主线的项目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在实施中发现,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过深,很多教师角色转换不彻底,不敢或不善于对学生放手。习惯于先讲例子再让学生模仿,担心学生自己摸索影响教学进度,担心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学习影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致完不成教学任务,形成了项目设计与实施不一致的现象。
同时课程改革对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化要求超越了教师的平均水平;我系课改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经验丰富、资历较深的企业专业人才缺乏。
(4)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设计能力仍然较弱。
一方面,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设计必须有实际项目作为支撑,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理想的状态,是亲自参与完成过实际项目。教师专业实践不足导致一些教师在课程改革初期提出了很好的设计思路,进一步细化时却因为对项目内容、流程不熟悉陷入困境,甚至无法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情景设计。 另一方面,项目化课程要求教师根据项目需求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重新梳理知识点,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融为一体。而大多数教师长期以来主要讲授一两门课程,专业知识的全面系统性和综合统筹能力偏低,难于适应按照工作过程重新序化、整合知识点技能点的要求。
(5)考核方案设计可操作性不够。
考核是检验课程改革成效的重要抓手。实施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考核方案结构设计不合理、标准粗放,考核形式、指标、可操作性等均有待提高。如有些考核方案每个单元、任务都自评、互评、师评,看上去很细致,实际上受时间限制很难操作。 考核标准不够量化,用语模糊,如“不准确”“过程错误”“很好”等;终结性考核过于弱化,过程性考核比例太高,甚至出现学生不必参加期末考试也可通过考核的情况。
3.我系着力推动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打算: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系各教研组紧紧围绕成功教学课堂模式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统一思想,促进教育观念更新。形成合力,狠抓落实。
(2)把握市场需求,明确改革方向,明确专业教育的合理课程。
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明确企业以及社会的人才需求标准以及未来期望,以此提高教育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实效性以及针对性。明确自身教育课程的改革方向,然后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引导,开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案。以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基础,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进行课程开发,这样才能保证综合职业能力导向改革具有良好的实质性,进而全面解决现阶段所面临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情境创设、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内容重构、课程载体选择、课程设置原则等问题。
(3)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的项目设计能力。 第一,支持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实践或为企业服务,并要求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积累课程开发和实施所需的工程项目资源。第二,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教师提供便利的实践环境和工作机会,使他们可以在专业上与行业企业发展保持同步。 第三,根据教师课改前承担课程的实际情况组建课程团队,采取几位教师分阶段共同承担一门课程的方式进行教学,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最终实现每位教师均可独立承担项目课程,保证课程实施质量。
(4)建议学校持续给予支持,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第一,加强课改培训与交流,走出去、请进来,让教师继续转变观念和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设计方案,提高课程实施能力,从思想上敢于、甘于和乐于放手,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第二,精心组织实施,以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和工程测量专业从核心课程入手,培育不同专业、课程的成功典型,逐渐引领扩大至其它课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实施氛围。第三,有针对性地加强微观层面的具体指导。如完善工作页等教学文件的编制,利用点评、总结等补充知识点,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拓展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帮助教师学会引导和放手,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第四,每门课程聘请一位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指导,为项目课程提供专业支持,弥补教师实践能力的缺陷,保证实施效果。
(5)细化量化标准,提高考核方案的可操作性。加强指导,帮助教师深刻领会项目考核的意义,学会项目考核的方法。第一,通过完善多元评价等方式,根据项目或任务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考核方案,除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随机记录考核外,积极探索基于学习产出的项目或任务为单位的考核方式,而不是教条地要求每个单元都有集中考核环节。第二,合理确定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比例和具体要求,探索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总分合计但分别设置合格线的双控方式缺一不可。第三,不断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加强考核方案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保证课程预定目标的实现。
(6)加大课改的激励机制。建议学校加大课改投入力度,为课改提供基础性支撑;系部建立课改的推进机制,设计好改革的整体方案,通过试点总结、辐射推广、完善提高,从而形成完备、具体、常态化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完善改革激励机制,使教师乐于课改。
课改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工程,我们将在实施过程中将会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积累经验。真抓实干,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课改之路。
文/李志浩
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不断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学工处、校团委学习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先进办学模式学习与反思
为进一步提升学院办学质量、更新观念,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加速推动学校转型发展,10月16——18日连续三天,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曹院长一行七人专程来到我校,围绕课程建设与组织变革、基础课及专业课程改革与思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经验及做法,“学长制”学生管理办法以及ISO9001:2000质量管理认真体系等方面情况与我院广大教职员工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三天的学习,专家的讲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感觉到我们在学生工作方面与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相比还有差距,倍感我院在升格转型期需要面对和需要做的学生工作更多。现对学习情况及反思总结如下:
一、学习收获与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办学方向,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精业,转业者创新业,为社会进步提供人才和教育的支持。其办学方针是抓管理上质量,以质量创声誉,靠特色图发展。而办学原则:办学以市场为中心,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工作以绩效为中心。培养目标则按五种能力的标准,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办学体制有三个民主:办学民主,治校民主,经济民主。还有四化目标:产权多元化,校产法人化,运行市场化,管理文件化。运行机制是用共同愿景引导人,凭高尚人格感染人,以竞争机制激励人,靠科学管理规范人。而管理模式有管理基础:以才服人,以情感人,以德昭人,以廉勉人。还有管理原则:责任归领导,权利放部门,利益给大家。管理方法则是把住方向,放开方法;把住宏观,放开微观;把住结果,放开过程。这些对我们职业院校来说有借鉴之处,应该说是一个导向和引领。
从相关资料了解到,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始终坚持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办学以市场为中心,并以产权改革为基点不断推进管理创新,以“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为己任,促成学校由适应型教育向创业型教育转变,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之路。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实施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向“职业人”发展。具体举措:1、完善机构设置,构建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组织体系;2、加强人才培养,打造高质量的职业生涯教育专职队伍;3、加强课程开发,建立全程性的职业生涯课程体系;4、建立个人职业发展档案,引导职业生涯教育持续发展。
(二)紧抓产权制度创新,构建清晰合理的治理结构。学院明晰产权、实行“四权分离”,创新“专业法人制度”,构建“教师治学、校长治校”的治理结构。“专业法人制度”实现学校产权的所有权和办学权在学校内部的有效分离,有效的激发了专业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学院内部的办学活力,为学院专业建设、教学水平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使学院办学能够真正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学生提供与社会需求最为贴近的、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三)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办学模式。学院始终坚持“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要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办学方针,在专业建设、教学模式、基础能力建设上锐意进取,积极探索“校企合一,产学一体”办学模式。
1、以市场为导向,实行“产业—专业”的“双螺旋”建设机制。学院把培养学生具有在职场中所应有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使学院的专业建设最大限度地贴近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目前,学院拥有齐三机床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4S店等21个校办企业。
2、以工作内容为核心,构建“校企合一”的生产性实习实训体系。学院坚持“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构建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合一的文化氛围,打造实训、实习教学与真实性的生产过程合一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养成实现了经验性积累向教育性传承的转变。
(四)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变适应型教育为创业型教育。
1、加强文化建设,以文化影响人。学院经过长期的文化建设和积累,形成了“以德育为中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着力点”素质教育理念,引领全院师生积极进取,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2、建立学长制,注重文化传承。通过学长带学弟的途径,在学生中传递“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学做合一;手把手、放开手、育巧手、手脑并用”的理念。
3、设立毕业后流动站,营造创业氛围。学院1997年开始设立毕业后流动站。在优秀应届毕业生中通过教师推荐、组织面试、公开答辩等环节选拔表现突出者入站。
以上三个方面凸显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办学特色,值得我们职业院校教师思考。学院始终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坚持面向市场办学,锐意创新,积极推进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创新,加强文化建设,以学院创业引领创业型教育发展,展现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为我们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经验和启示。
二、对“学长制”的思考
“学长制”是一种在国际上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普遍推行的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其要点在于通过高年级学生以平等、博爱的精神与新生实现良性互动, 帮助他们解决在全新的环境中所必然面临的各种学习、 生活以及情感上的困难, 以早日适应高校生活。
实施“学长制”,在师生之间及学生高低年级之间的互动中完成学长、前辈们对后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传承学校文化,增进新老学生的友谊,使新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并对学长以及学弟学妹们起到督促自己不断奋发向上的作用,使整个学校的学生凝聚成一个整体。“学长制” 可以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有利于提高人际关系处理与协调的能力。学长们积极投身该工作, 一方面使自己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另一方面使自己的劳动和工作能为同学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做好表率, 从而使自己在实践中真正达到 “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最终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学长的选配工作,人员的选配可能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一个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在人员的选配上,应实行双向选择,即毛遂自荐与学生管理人员推荐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要求学生必须有热情、有爱心,
并愿意迎接这种特殊挑战;其次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无私的奉献精神;最后他们还须有一定的班级、学生会或团委等方面的学生工作经验和组织活动的能力,要善于交际,有一定的沟通能力。要做好学长的培训工作,尽管学长制的实施是从高年级学生中选出的优秀者,素质较为全面,但从事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无论在思想认识和政治理论水平上, 还是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上, 他们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和欠缺,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切实有效的培训。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辅导员要注意对这些学生进行及时指导,帮助他们进行工作方式、方法的探索与创新,总结工作规律,交流工作经验,促使他们尽快成长进步。学长要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学长们本身还是学生,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不能给他们安排过多的工作任务;要帮助他们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坚持 “学习第一,工作第二”的原则。从培养、 爱护的角度出发,指导这些学生搞好学习,做好工作。在学长制的实施下,辅导员要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学长制的实施是协助辅导员做工作,帮助辅导员把工作做深、 做细、 做实, 但他们不是辅导员, 因此属于辅导员的职责任务不能全部转移到学长身上。 在学长的协助下,辅导员应深入、细致、 认真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各项工作。学长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师生共同管理,让学生实现学习上的自助、 生活上的自理、 成长中的互助。
“学长制”既解决了学生与辅导员之间沟通不足的问题,又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为进一步加强班级民主管理奠定了基础。学长已成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学院稳定的重要力量。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长管理机制,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
学工处、团委
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