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努力把学院建成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办学水平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是我院一项长期的奋斗目标。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层次,以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我院于10月16日邀请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院长曹勇安教授一行8人来院开展课程改革、学生管理、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培训交流,经过两天半的深入交流与研讨,全院干部教师深受启发。为了将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办学经验与我院的工作更好地结合,各单位都进行了学习思考和交流,现刊登部分单位交流研讨情况,供广大教师学习。
“课程建设与组织变革”给我们的启发
——汽车工程系学习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先进办学模式学习与反思
2016年10月17日上午,汽车系全体专业骨干教师齐聚B-202会议室,与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郭晓淼主任在产教融合培养现代汽车维修人才和专业团队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新生如何利用教具制作来实施教学?基于制造任务,创建实践团队教学时专业课教材如何选用?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改革如何开展?如何调动教师课改的积极性?开设什么样的专业课程可以吸引到学生?基于专业实体,培育创业团队具体设实施案例等问题。郭主任精彩的讲解为我院汽车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专业教师积极投身课程建设分享了经验,教师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提高了认识,触动了我们改革创新的心弦。
“基于教具制作,创建学习团队;基于制造任务,创建实践团队;基于专业实体,培育创业团队。”,“包岗实践、包链生产”,“企业预备队”,“专业对接产业”,“工学融合、产教化一”, “教学任务工程化、工程任务课程化”。这些词一次又一次的给我们带来思想上的碰撞,又像一把把钥匙在不断打开我们观念的大门,启迪我们学会开发智慧,带动我们向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行动起来,这就是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课程建设与组织变革”专家团队给我们带来的思想的种子和行动的指南,为我院汽车专业发展启发了新的思路。
一、对我院汽车专业建设的启示
1.盘活一切可利用资源为专业建设服务,充分利用政企校的各种资源,以合作共赢为出发点,整合资源打通产业通道,为专业发展创造条件,为服务学生发展搭建平台。
2.培育学院的汽车产业,每个专业对应一个产业,专业教研室主任既是专业建设的组织者又是产业发展的经理人,建设学校汽车修理连锁机构,建设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以项目建设带动专业发展。
3.专业发展、课程建设的基础是师资队伍建设,我们要培养一支“开拓型、创新型、实践型、事业型”的专业教学团队,带着改革的思想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
二、对教师教学思想的启迪
1.对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上级文件的理解要深入细微,以此来转变我们的观念,指导我们的行动,把上级的精神落实到课程中,落实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政策落地找准结合点,更扎实的贯彻落实。
2.教师面对问题要“求变、求新、求异”的意识,要善于改革创新,敢于破解难题,变被动为主动,要找准适合教育的方法。
3. “破与立”需要教师鼓足改革的勇气,卯足做事创业的干劲,要有专注的精力,持久的战斗力,要有牺牲精神。
三、对汽车专业课程改革的启发,
1.课程改革的针对性要强,扎实的开展调查研究,对准难点找方法。
2.人才培养定位准确,一切工作都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从课程的设计,育人方法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评价、学习团队的建设、各种学习手段的运用都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
3.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接轨,教学内容设计来源于生产实践,知识从实践中获取取,能力在实践中锻炼,教学任务工程化、工程任务课程化。
4.学情分析要透彻,抓住学生的心理设计教学,找准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和学习特点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5.考核评价方法要多样,围绕“知识、技能、自信、成功”等关键词设计考核方式,多元化的教学与考核方法,能不断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成功,最工作中找到自信,在创业中找准发展发展方向。
文/佟廷友
创新管理机制落实课程改革
——数控技术系学习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先进办学模式学习与反思
根据苏安院关于课改培训安排,2016年10月17日,数控技术系全体专业骨干教师在B2-106室,听取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副主任林长青,关于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如何适应职业院校新形势发展的报告。接着,我系教师与林主任就课程建设和专业团队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如何实践并落实工作过程系统化?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开展学长制对学生实施管理等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系老师也对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有了新的想法和思路。
首先,我院由中职校升格为高职院,必然要求我院教师更新观念、统一认识、落实改革、长期坚持,把课程建设作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基础工程建设。
(1)以现有教学设备条件,努力培养职业型的创业者,办好学生满意的专业,将技术转化为生产来满足学生职业需要,塑造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2)以课程建设为契机,统一专业认识,用专业技术给学生“搭一个平台”,让走入社会的学生为数控技术“创一个品牌”;
(3)课程改革不是一句空话,实施课程改革有效性的关键在教与学。教师要手把手、放开手、育巧手,手脑并用;学生也要在做中学、学中做、学会做,学做合一。
其次,课程改革不是盲目地改革,要符合学生的学情基础和社情依据,应贯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体现本专业、本课程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先进性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1)尝试将中职学生同高职学生教学分开,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设计有差异的课程,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2)与企业合作,在实训车间为学生创设真实企业环境,学生学习数控技能的同时在车间尝试流水线批量生产,以适应企业生产实际;
(3)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要求学生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
最后,教学管理是课程改革建设的保障和手段,以物为本、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本。通过文化传承管人,制度要求理事,形成数控技术系固定的文化形式,便于今后学生传承发展;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奖罚分明的激励体制。主要体现以下两点:
(1)以扁平化管理,系部治理结构应追求领导干部与教师教授知识的协调统一。教师治学,就应该把教学权给教师,形成多元化风格;领导监督管理,评教结果奖罚该给领导,形成有效的奖罚机制。
(2)以学长制落实学生管理,以学生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宿舍学长自管体系,成立班级学长辅导员,要求车间拜学长师父。将课堂还给学生,评价还给学生,系部还给学生。
我院正处于转型阶段,我系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程,需要吸取各方有益的经验,共同推进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文:陈子银
解放思想齐心协力努力做好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
——基础部学习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先进办学模式学习与反思
10月16日下午至17日下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曹勇安院长一行莅临我院为全校教师就教学改革开展讲座。曹勇安院长做了《课程建设与组织变革》讲座,于海波、齐锐、任立华三位老师分别就数学、英语、德育三门课的教改进行了专题讲座。17日下午基础部数学、英语、德育三个教研组分别与于海波、齐锐、任立华三位专家教师就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
讨论围绕数学、英语、德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课程开发与建设、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等方面展开。如何加强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更好的为专业服务?如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教师们在讨论中探讨的最为深入的话题。而三位专家教师就“快乐式学习、娱乐性考核”、“理实融于课程”、“体认式德育”、“多维课堂”等理念对我部老师进行了细致深入的介绍,对我部基础课程的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是在基础课课程改革上:
1.明确思想
明确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公共基础课不仅承担着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任务,还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并使其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它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打造密切相关,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只有将学生的基础知识夯实,基本技能练好,才能为后续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职业道路的发展奠定基础。
2.抓住重点
公共基础课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服从于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参与性、选择性以及情感态度兴趣等。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目标,从培养学生工作的完整性出发,突出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实施办法
采用座谈、问卷调查、笔试等多种手段,深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采用座谈、调研等手段,深入各个系部、企业,了解各个专业对各个公共基础课的要求;重新制定各个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标准,达到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满足学生成长、企业需求,达到社会满意。
二是在教学方法改革上:
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公共基础课程面临的重要难题;而变个人学习为团队合作,集团队对抗、PK,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金钥匙。所以在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将课程单元分解为学习项目,项目设计要涵盖基本知识点,同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以引入生活实例、生产实际为主。
2.将学生进行差异化分组,形成团队;注重团队之间“同高度”,队员之间“有差异”。
3.构建教学平台,课前提供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课上让团队成员以抽签形式形成对抗,展示学习成果。成员从团队总分中得个人分
4.注重过程考核,淡化最终考试,形成“快乐式学习、娱乐性考核”。
5.以小步伐、高频率、快反馈为教学的基本流程,教师紧抓分数的法宝,以考促学。
文/马雪萍